相关阅读
在黄土高坡上值守平台13年,采油工杜斌没有想到,自己有一天会跟“创新”扯上关系。
“以前总觉得创新是件特别高大上的事情,距离自己很遥远。现在跟着技师团队一起干,目睹一项项革新成果诞生全过程,工作劲头和信心都更足了。”7月28日,在江汉油田坪北经理部“刘正国创新工作室”,去年加入攻关团队的杜斌告诉记者。
(资料图片)
除了平时爱捣鼓,促使杜斌选择“入伙”的另一个原因,是采油管理模式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:随着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,目前坪北油田无人值守平台占比已经达到78%,生产运行模式从“一人一平台、驻站值守”向“视频监控+集中巡护”转变。“再不抓紧学习,就跟不上趟了。”
作为创新工作室带头人,同时也是采油管理一区视频监控班副班长,刘正国同样感受到新形势带来的新挑战。“现在点开生产运行指挥系统,每一口油井的工图每半个小时就会自动更新一次,便于管理人员对比分析。”他说,随着愈来愈多的人工操作被信息化替代,“咱们工人有力量”可能需要重新定义。“苦干更要巧干,信息化条件下,有技术才更有力量。”
令刘正国高兴的是,近几年,围绕油公司改革、信息化建设,坪北经理部划拨专项资金,从软硬件入手,给工作室配齐3D打印机、模拟生产设备等各种设施,不断推动创新工作室提档升级,对于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效果较好的创新成果,经理部给予相关人员二次奖励。“3D打印机可以立体呈现实物形状,尺寸不合适随时调整,工作效率极大提高了。”工作室成员陈仕军说。
“搞革新,工作氛围很重要。”作为攻关团队骨干成员,集输高级技师胡海霞对“创新”有自己的理解。她说每个人的认知都是有限的,每个人又都是有惰性的,有时候一个人产生革新的点子,出现畏难情绪,很容易放弃。“工作室把有想法的人集合在一起,互帮互助、互相激励,在这里,感觉被人推着走。”
胡海霞印象更深的,是坪北经理部今年组织“工匠名师一线行”活动,邀请“中华技能大奖”获得者张义铁、湖北省技能大师吴继农等走进坪北,现场指导创新创效工作,“三维软件应用培训课上,大家都抢着提问。跟着大咖们面对面交流,思路开拓了不少。”
不仅如此,经理部还常态化开展导师带徒、揭榜挂帅、“正国杯”创新创效成果发布会等活动,围绕生产难点、痛点、堵点革新攻关,为成果转化开辟绿色通道,助力生产经营、人才培养等方面多点开花、喜结硕果。工作室成员李喜在大伙的帮助指导下,累计技术革新20项,今年获评“江汉工匠”称号。
“今年年初,坪北经理部开展信息化技能竞赛活动,我们安排刘正国担任实操训练负责人,结果竞赛前三名,我们管理区就占了两个。”采油管理一区党支部书记张建国深有感触地说,只有更多的员工技能水平提高了,“创新之花”才能越开越旺盛。
如今,工作室成员从过去的几个人增加到近30人。“现在我们的革新攻关方向,主要围绕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。”刘正国说,比如加热炉温度自动控制系统,可以自动控制火力大小,防风节能,员工反响很好,基层都催着他们去安装。革新成果“压力表快拆接头”解决了压力表更换时,必须拆卸传感器的问题,去年还申报了国家新型实用专利。“基层一线的生产难题,永远是我们的攻关方向。”
基层“下单”,工作室“接单”,成为坪北经理部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蓬勃开展的生动写照。近两年来,工作室累计形成创新成果35项、推广应用12项,累计创效300多万元。前不久,坪北经理部“刘正国创新工作室”被命名为中国石化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。
作者:黄予剑 陈刚 舒鸫锟 本报记者 高世杰
关键词:
相关阅读
2023-08-08
2023-08-08
2023-08-08
2023-08-08
2023-08-08
2023-08-08
2023-08-08
2023-08-08
2023-08-08
2023-08-08
2021-12-02
2021-12-02
2021-12-02
2021-12-02